首页 - 投资

焦点热文:杨建国:“卫辉探索”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河南实践

来源:大河财立方 发布时间:2023-06-08 16:15:17

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卫辉探索、卫辉试验、卫辉答案。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之年,也是河南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起步之年。


【资料图】

在河南乡村建设中,卫辉市以创新“三通一入地”工程为抓手,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工程谁来干、后期谁来管的问题,探索出“三个五”模式,实现了“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激活了“政府求发展、企业能盈利、群众得实惠”的“三方共赢”效应。

卫辉市究竟是怎样做的?“卫辉探索”是怎样形成的?又有着怎样的样本价值?

“五个一点”投资模式

要回到这几个问题,首先老杨给大家介绍一下卫辉市的基本县情。

卫辉是典型的中部农业大市,地形地貌多样,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乡镇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跟不上、村集体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特别是在2021 年受灾损毁严重后 ,农村基础设施亚待改善亟需提升,如何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已成为卫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困则思变,“三通一入地”工程成为卫辉市破题的新打法。

什么是“三通一入地”工程?

也就是实现农村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和弱电线路入地建设全覆盖。

但工程实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无论是这其中的哪一个环节,没有资金投入是难以实现的。老杨调研发现,一个300户左右的乡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投入。

按照规划,卫辉市“三通一入地”工程总投资达到17.53 亿元,这么大一笔钱从哪里来?

卫辉市给出的答案是探索“五个一点”投资模式,解决“谁来投、投多少”的问题。

一是上级资金整合一点。发挥上级资金最大效益,积极整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等领域项目资金,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73亿元。

二是政府投一点。发挥财政资金牵引作用,财政投入 5.73亿元(含上级资金 1.73 亿元)。

三是企业让一点。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原材料供应价按市场价下浮10%,合计降价让利 1.11亿元。

四是成本降一点。村庄作为项目实施主体,通过简化招投标程序、压缩施工单位利润,再加上群众监督、以工代赈、筹工筹劳,就地就近使用农村劳动力,可以节约各类成本 9.79 亿元。

五是群众筹一点。合计 9000 万元,全部用于支付“三通一入地”工程施工费用。

通过企业让一点、成本降一点,可节约各类成本 10.9亿元,项目总投资由17.53 亿元降到 6.63 亿元,降幅达到 62%。再通过上级资金整合一点、政府投一点、群众筹一点消化解决,用县级财政资金4亿元捧动了17.53 亿元的项目实施,直接捧动比达到1:4,实现“小财政撬动大民生、新模式能够办大事”的效果。

“五方共建”建设模式

钱的问题解决了,“人”的问题怎么办?

卫辉市又探索出“五方共建”建设模式,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攻坚合力,解决“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

首先是,县级供料。政府采用整县推进、财政出资、集体议价集中采购的方式,与卫辉市价低质优实力强的蓝天、荣鑫、惠洁管业等企业签订物料供应协议,为乡村免费提供商碎、管材等原材料,既保证了质量,又改变了以往农村基础设施全靠财政资金的投资方式,解决了职能部门分散采购、重复建设和招投标浪费问题。同时,坚持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县级财政拿出2500 万元综合性奖补资金,调动乡村建设积极性。

其次是,部门指导。卫辉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调整推进机制和责任分工,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生态部门、工信部门各司其职,负责指导不同领域,不仅提高了效率和专业程度,也避免造成人力物料浪费,让各乡各村干有目标、干有标准、干有样板。

再有是乡村建设。发挥乡村两级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乡镇干部常态化下沉网格、村干部包片入户,组织群众严格按照主干道、次干道、巷道设计的标准进行道路整治,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农业生产废弃物和残垣断壁,预留自来水管网雨污排水管网、弱电线路网用地和绿化用地,为项目施工提供必要环境。

第四是企业助力。采取“政府+专业公司+三大运营商+乡村”合作建设模式,对村内三大运营商通讯光缆进行规范整合,统一铺设主次干道光缆和若干交换机等。施工验收合格后,交付给三大运营商进行村外光缆端口和用户终端连接,有效节约了三大运营商重复投资建设成本,遏制了私接乱拉、借杆架线、废弃杆线残留等空中“蜘蛛网”现象,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

最后是群众参与。坚持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发挥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作用,鼓励农民参与乡村建设,2022 年群众出工6.68 万人次;对入户道路、入院管道、庭院绿化等权属边界清晰的户属设施项目,由农民自主开展建设,不仅有效节省了大量工程末端连接费用,更实现了“政府干、群众看”到“政府帮、群众干”,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五项制度”运维模式

“钱”“人”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要使“三通一入地”要真正落地生根,则要靠体制机制的保障。

卫辉市建立了“五项制度”运维模式,坚持建管并重、注重闭环运行,解决“如何运行、怎么维护”的问题。

一是责任清单制度。在深入落实县级政府主导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运营企业管护责任的同时,政府不大包大揽,组织群众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将村内基础设施后期运维管护职责移交给乡村两级负责,编制村集体和群众权责清单,明确受益农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公共设施、公共秩序的管护主体、责任区域、包干内容、管理责任。

二是质量管控制度。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村委会施工队、材料供应企业对工程质量负责,对竣工的“三通一入地”工程,组织行业部门、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勘察验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农民施工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双达标。同时,严格落实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报损维修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管理”的原则,村内公共基础设施维修原则上由村集体和群众自行承担。对涉及到大修大补的工程性问题,由项目实施单位承担。“三通一入地”数治平台设置了专项维修模块,采取群众申报和政府定期排查两种方式。

四是费用分摊制度。健全农村准经营性、经营性基础设施收费机制,充分考虑成本变化、农户承受能力、财政支持能力,财政补贴小部分,村集体承担大部分,并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引导农民自觉缴纳有偿服务费用。

比如,农村道路后续费用主要为保洁费,通过设置公益性管护岗位,优先从低收入农户中聘请管护员,负责日常巡查、保洁清扫等管护工作,人社局、乡村振兴局有相应支持资金。垃圾清运由全域市场化保洁公司承担,每年约需财政资金2100万元。

五是党建保障制度。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广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等群众性建设活动,并将“三通一入地”工程作为创建全国文明乡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的重要内容,选树一批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先进村、模范户,充分调动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卫辉样本”的价值

“三个五”模式实践下来,能产生多大效益,这不仅是农民关心的问题,也是老杨想知道的答案。

在卫辉市孙杏村镇王奎屯村,老杨算了一笔账。

奎屯村共有全村人口419户1859人,如果按照社会模式建设,费用约 1960.38 万元。而采用卫辉模式,约为 646.7 万元。两相比较,卫辉模式的实际费用远远低于社会模式费用,政府投资仅占 24.3%,可节省资金约 1500 万元。

从奎屯村的一个试点来看,“三通一入地”工程可以称为1.0版;从奎屯村到卫辉整市推进,是2.0版。

截至目前,卫辉市已实施道路“户户通”546公里,污水收集“户户通”128公里,自来水“户户通”110公里,8个试点村弱电全部入地。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互相推动的逻辑链条,在这个持续进程中,卫辉市实现了“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激活了“政府求发展、企业能盈利、群众得实惠”的“三方共赢”效应。

一是加快村庄编制规划,政府优先给规划好的村庄供料,乡村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要我规划”变成现在的“我要规划”,对“一户多宅”边角地、闲置用地等先治理后施工,既保障了施工环境,又促进了宅基地改革,提升了人居环境。

二是倒逼村集体发展经济,项目施工和后期管护都需要村集体出资,大家都意识到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作用,很多村“两委”想法设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三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通过产业链本地化,带动蓝天、荣鑫和惠洁管业等相关建材企业稳定生产。比如,2022 年已实施的项目部分新增产值 7480 万元、税收500 万元。

四是增加了就业岗位,村集体通过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建筑施工队、农闲劳动力在家门口工作,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从卫辉市扩大到全国来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方面,浙江“千万工程”是一个标杆和示范。

深入梳理发现,卫辉市“三通一入地”工程与浙江“千万工程”一脉相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的实际行动,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在老杨看来,作为后发地区的卫辉市,在财力紧张条件下走出的乡村振兴适宜路径,其探索和经验更值得广大中西部地区学习参考,是新时期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乡村建设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那么学什么呢?老杨认为有以下三点值得学习。

一是“高位推进”的顶格机制。卫辉市“三通一入地”工程之所以能干得好,关键在于党政“一把手”始终坚持亲自抓,高规格成立指挥部,顶格部署、顶格推进、顶格协调,以“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决心毅力推动工程落地落实见效。

二是“调动群众”的柔性方式。卫辉市“三通一入地”工程坚持走好乡村建设群众路线,鼓励农民通过投工投劳、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建设,广泛动员了群众参与,凝聚了群众的力量,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智治合一”的精准治理。在“三通一入地”的实施过程中,卫辉市探索研发了“三通一入地”数治平台,对新建项目实行村级申报、乡镇初审、监理复审、部门审核通过企业供料五级审批程序,有效确保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实现“智治合一”的精准问责和精准治理。

这就是“卫辉样本”的价值所在。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上一篇:环球滚动:IMF第一副总裁:我们需要一套真正的AI全球规则 下一篇:最后一页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