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期,一个短语——“绝望的文盲”成了热梗。究其原因,是“史上最强春节档”中某部电影的主演——一位流量艺人,在接受采访时对作品、角色一问三不知,被网友戏称为“绝望的文盲”。
演艺行当,在许多人看来,是万众瞩目、光鲜亮丽的造星工厂,是焦点汇聚、众所期盼的明星实验室,是资本盛宴、金钱狂欢的财富印钞机。在这里,明星与粉丝互动、资本和流量翻滚、名望与利益共振。
与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不同的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是非理性经济行为,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为经济学研究带来变革。利用行为经济学考察演艺行业,不难发现这一领域利用粉丝们“非理性”的消费抉择,进行“圈粉”“吸粉”,由此产生的追星热情形成“羊群效应”,让Idol(偶像)的追随者们陷入“疯狂”和“狂欢”。此类“病毒营销”在社交媒体中深度扩散,也让过度追捧引发流量“狂潮”,进而触及资本“收割”——单曲、专辑、握手会入场券、演唱会门票、应援商品......从偶像“符号”衍生出的大量经济活动,最终实现“闭环”完成文化工业的“循环”。
演艺行业也利用流量明星的“人设”光环,力图打造完美偶像,让“靠脸吃饭”的艺人获得市场的“青睐”。通过传播媒介开展造星运动,让他们展现“万能”和“完美”的形象,这种“晕轮效应”,也让“颜值即正义”成为涉世未深的粉丝们的“共识”,为流量明星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然而这种依据“人性弱点”进行的过度市场行为,却无法弥补某些流量艺人德不配位、艺不到家的现实。因为文艺的本质并不是创造“标签式”的文化“符号”,而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来自于对人内在情感和精神力量的表达。
最近“大火”的《狂飙》捧红了男演员张颂文,唯有亲身经历过生活的困苦、社会的磨砺、人生的蹉跎、现实的迷茫,才能在心中富于人文的关怀、激起人道的关照、闪烁人性的光芒。张颂文塑造过许多不尽相同的艺术形象,他不仅在荧屏上演绎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同时也是一位挥洒笔墨、才华横溢的文学爱好者。张颂文笔下的母亲,也仿佛朱自清所写的《背影》那般,让每位读者内心深处追忆起逝去亲人的点点滴滴,她们的一眸一笑、一举一动,仿佛再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阅读他的文章,在体悟到永别时分伤感、哀婉、不舍的同时,也在心灵深处留下“永恒”的印迹,让我们保留住内心的希望,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延续、传承故人的遗志……
赵丽蓉老师,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虽未读过书,甚至大字都不识几个,然而凭借对艺术真挚的热爱、追求和探索,她尽己所能研读剧本、揣摩角色,为体验入戏不辞辛劳。有一年春晚上,她表演时突然跪地,当时观众以为是即兴表演,喝彩不停、掌声不断,后来才知道是她身体难以为继,在舞台上体力不支,做出如此动作。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演绎角色的真情实感,这是“希望的文峰”,是对“绝望的文盲”的最好的回击。
达·芬奇,“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作为享誉天下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不仅擅长绘画、雕刻、建筑等艺术创作,也通晓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学科。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达·芬奇,其成就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宣扬和科学主义思想的传播。作为欧洲漫长中世纪后的一道曙光,达·芬奇的创作预示着人类的命运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用严谨科学的求实精神、富于人文的创作理念,真正实现了福楼拜所言的“艺术与科学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的创作之路。
演艺市场,应该是公平竞争、“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真正的文化艺术,既不是来自“颜值”的“正义”、“偶像”的“光环”,亦不是来自“资本”的“追逐”、“商业”的“追捧”,而是源自“平凡”的感悟、“真挚”的情感和“岁月”的磨砺。“绝望的文盲”给流量明星予以启示,演艺之路不是通过造星运动带来的资本盛宴,不是把粉丝玩弄于股掌间的商业行为,唯有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涵养、提升自己的演艺专业素养,唯有用心去感悟世界、体悟生活,塑造角色、演绎人生,才可能让自己的演艺之路越走越宽,才能成为真正的“国民偶像”。